創業過來人:首要有目標 勿跟風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8/15 00:17

最後更新: 2016/08/15 00:17

分享:

分享:

港府力谷的創新科技可否為青年「上流」帶來新出路?有借創科成功創業的過來人忠告,最重要是有目標,切忌那一行被指有成就,就去做那一行。

現年26歲的余佑謙,畢業於港大計量金融及風險管理系,大學2年級已與朋友合資開小型補習社,並覷準智能手機興起的機會,推出「口袋補習」手機應用程式Snapask,4年來已在香港、新加坡、台灣三地累積10萬名學生用戶,每月營業額100萬元、企業估值達5,000萬元,更登上福布斯亞洲年輕領袖榜。

大學畢業後,余一度於滙豐銀行做基金行政工作,但一直未忘開辦「綫上補習」的夢想,最後賣掉補習社,加上積蓄,以50萬元創業。

他認為,近年本港逐漸形成濃厚的創業氣氛,但直言非常反對「那一行有成就就去做」的思想,笑指現時金融當道,也全因很多人唱好:「入投行就能夠發圍,入投行就等於成功。」他指,創業必定有風險,籲大學生利用在學時間,找出自己的發展方向,如有目標,必能創一番事業。

出身於中大工程學院、港科研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林曉鋒表示,科網股爆破後,不少港人不敢投身IT行業,令本地創科發展滯後,但近年逐漸形成創新、創業氣氛,笑言猶如「20年前的矽谷」。他預料香港至少需要5至8年時間,才可培育出一至兩間獨角獸(即估值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),屆時會令工程及電腦科學成為主流學科,「薪金會是幾可級數增長,回報隨時好過醫科。」